伤寒论第164条-焦点快报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二太阳百二十四: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方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辨111】)

此证的关键,一个是“心下痞”,一个是“恶寒”。

关于痞证,先生之释文,偶有尚待细析者。如上条(太阳百二十三)释文称,“……故痞证与下利兼见,悉因中气之败也。”然此条之证,应即无下利者。


(资料图)

但是,先生称“及其成痞,则下寒而兼上热”(本章导语),以及“病发于阴……误下则脾阳下陷,阴邪上填,堵塞心下,是谓痞证。未下之前,经热非盛,故下后原无热入。但痞满不消,久而郁甚,则生热耳。”(太阳一百十,《伤寒论》第131条)即关于痞证“下寒上热”的核心特征,却是于理有据。观《伤寒论》生姜泻心汤诸方,寒热并用可知也。

因此,证见“心下痞”,则其内有热可知。且此证之“热”,因其外见恶寒,则内应更有阳郁之热,先生称之为“外见恶寒,则内必发热”者也。是原论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之据。

但是,对于这个痞证与热,窃以为,当是时也,应有上热炎蒸而上见烦渴之证。胆胃逆升,君相上炎,是以用大黄、黄连[1];否则,大黄黄连未必妥也。

至于此证之“恶寒”,则有两种情况。第一,的确是于汗后仍然有外寒,即类似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第63条)的“汗后表寒未解”(太阳五十八)的情形。但此非桂枝汤证。原论明示“不可更行桂枝汤。”此时之此类表寒,应当并不严重,方可用桂枝汤并药后啜粥发汗解之。否则,即是犯了《伤寒论》第16条(太阳十八)“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之戒。

窃以为,此证之“恶寒”,见于“复发其汗”之后,应是第二种情况。即表邪已解,而表阳虚之“恶风”,或汗后阳虚木郁之“恶寒”[2],因此用桂枝升阳(依理当并用附子)。先生释文,“解表宜从中风例,用桂枝汤。病在汗下后,是以不用麻黄”[3],实亦汗出表开之意。既是表气开,则“阴邪束闭”者,非所感天地寒水之气也,乃汗泻经阳,而阴气独居束闭于外也。笔者认为,《伤寒论》所谓“表未解”“表证仍在”的说法,只是对表证的一种客观性描述,并不一定指“有外感之邪气”。

郑钦安先生认为:“(164条)以此症而论,则攻痞之大黄黄连泻心汤,亦未恰切,何也?未见有热象足征,只有痞象一症,况此由下汗而成,并非未经汗下而见。前之大下,是大黄苦寒一派而致痞,既前之大黄不效,今又用之,又岂能必其效乎?吾想再下之,而命不永也。”柯韵伯先生对大黄黄连泻心汤之用,于原论154条后有注颇有异议:“学者用古方治今病,如据此条脉症而用此方,下咽即死耳。勿以断简残文尊为圣经,而曲护其说,以遗祸后人也。”

实际上,此证,若是典型之痞证,即证见上热下寒,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不可用的。先生于《伤寒说意》示:“若按之心下濡而不硬,诊之关上浮而不沉者,是胃阳之不降,浊气之堙郁,上热已生而下寒未作也。此缘下伤中气,胆胃逆升,土木壅遏,结滞不散,相火燔腾,故生上热。大黄黄连泻胆胃之郁热,则气降而痞消。名曰泻心,是泻少阳胆木之相火也。若下寒已作,则此法难用矣。”[4]大黄黄连泻心汤没有温补中下之干姜、人参、附子等药,因此,下寒已作之证不可用之。先生之释,一言可解郑钦安先生、柯韵伯先生等人之惑。

简言之,此条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有其情景设定的,即“下寒未作”。


[1] 《伤寒说意·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太阳坏病痞证·清上温下》:“此缘下伤中气,胆胃逆升,土木壅遏,结滞不散,相火燔腾,故生上热。”

[2] 《长沙药解·芍药》:“风木下郁,则阳陷而恶寒。”

[3] 《伤寒悬解·卷五·太阳经下篇·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二·太阳百二十四》。

[4] 《伤寒说意·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太阳坏病痞证·清上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