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股下挫基金“受伤”,纠结的磨底期何时过去?

8月以来,A股市场再度步入震荡调整阶段,上证指数跌破3100点整数关口,最低下探至3072.95点,创去年12月30日以来新低。8月24日,前一日经历了深度回调的上证指数探底回升,收盘微涨0.12%,收报3082.24点;深证成指上涨1.02%至10256.19点,创业板指上涨1.26%,收报2064.57点。

面对持续调整的A股市场,部分基金重仓股也遭遇“重创”。截至8月24日,有近9成基金重仓股自8月以来股价下跌,上千只重仓股跌幅超过10%,近百只跌超20%。与此同时,重仓的公募基金同样负伤难逃。那么,市场“到底”了吗?纠结的磨底期何时过去?


(资料图)

重仓股接连下跌

进入8月,A股市场持续降温,几乎呈现“一步三回头”状态。截至8月24日,上证指数月初至今下跌6.34%,年内回报由盈转亏,累计下跌0.23%。面对持续调整的A股市场,部分基金重仓股也出现明显回调。

据Choice数据及公募基金二季报数据,公募基金共持有3070只重仓股。截至8月24日,有近9成重仓股自8月以来实现股价下跌,其中有1065只个股跌幅超过10%,占总量的35%。

在8月跌幅超过20%的98只重仓股中,部分个股被上百只基金重仓持有,持股总量超过千亿。例如,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隔膜龙头恩捷股份(002812.SZ)近来陷入“跌跌不休”境地,最近10个交易日均收出阴线,且出现三个向下跳空缺口,累计下跌29.72%,年内跌幅已扩至47.61%;总市值也从去年年底的1170余亿元降至671.62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恩捷股份被115只基金产品重仓持有,合计持股总量为9288.19万股,持股总市值达89.34亿元。其中,嘉实基金、泉果基金的持股量最多,均超过1100万股;交银施罗德基金、中欧基金、汇丰晋信基金的持股量也超过700万股。

就单只产品而言,在管规模为161亿元的基金经理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持股量最高,为1159.34万股,持股总市值超过11亿元。恩捷股份也成为该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为6.86%。在今年二季度,赵诣还对该股有加仓举动,季度持仓增加338.84万股。

此外,同为百亿级基金经理的中欧基金袁维德、嘉实基金姚志鹏也持仓居前。前者管理的中欧价值智选混合A,后者参与管理的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均持有恩捷股份超过420万股,持股总市值分别为4.6亿元、4.13亿元。

无独有偶,同样被基金重仓持有的德业股份(605117.SH)、广联达(002410.SZ),也在8月跌超25%。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他们分别被110只、92只基金产品作为重仓股,持股总量分别为4396.36万股、1.67亿股。

此外,近期因受市场传闻影响而接连大跌的行业龙头股,如上海机场(600009.SH)、白云机场(600004.SH)、智飞生物(300122.SZ)、沃森生物(300142.SZ)等个股也颇受公募基金追捧。以千亿疫苗巨头智飞生物为例,今年二季度末该股被171只基金重仓,持股总量超过2亿股。而受传闻影响,该股近三个交易日下跌6.24%。

重仓基负伤难逃

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甚至不乏百亿级别的明星基金经理持有,这些重仓股的持续受挫,无疑会对重仓持有的基金产品业绩表现造成一定的压力。

同样以恩捷股份为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持有该股超过100万股的基金产品有27只(仅计算初始基金),他们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的平均值超过5%。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在上述27只基金中,有超过半数产品自8月以来的累计跌幅超过10%。其中,区间单位净值跌幅最高的是电池ETF(159755.SZ),月内下跌12.22%;新能源车ETF(515030.SH)区间跌幅达11.78%。

而跌幅较少的是何帅管理的交银优势行业混合,恩捷股份是其第八大重仓股。截至8月23日,该基金8月以来下跌7.72%,年内跌幅扩大至17.77%。此外,持股最高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区间单位净值增长率则为-10.24%。

若将目光集中在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中。截至8月23日,本月以来下跌超过1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多达616只,也让一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基金产品更是“雪上加霜”,年内亏损进一步扩大。

以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A为例,从该产品二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10只个股的股价在本月均有所下滑,其中德业股份跌幅达28.7%,固德威、晶科能源、爱旭股份、晶澳科技的区间跌幅均超过15%。或受此影响,该产品自8月初以来区间下跌16.49%,年内累计跌幅扩至38.72%。

市场“到底”了吗

对于近期市场下跌的原因,一位基金公司资产配置部总经理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经济数据和资金供给数据持续回落,基本面边际趋弱,市场对未来企业盈利预期趋于悲观;另一方面,汇率持续走弱,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外部资金流入意愿不强,带动国内跟风盘卖出;此外,市场的连续下跌使得近年发行的绝对收益目标产品净值接近重要风控位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8月24日,北向资金终结连续13日净卖出态势,最终合计净买入32.33亿元;而持续低迷的市场也同样有所抬头。那么,站在当前时点,市场已经跌到底部了吗?机构投资者们如何看待后市的机会?

“市场依然存在一些悲观情绪,但回顾历史,底部区域哪次不是这样呢。”前述资产配置部总经理表示,目前依然对后市看法偏乐观。“各大板块除了一些上游资源行业外,估值都相对具有吸引力,如医药、金融、电子等板块甚至在历史地板估值的位置,股票市场的赔率或非常有吸引力”。

“市场的亏钱效应尚未完全修复。”在华东一位权益类基金人士看来,市场热点仍在切换,但部分资金开始尝试回流低位白马方向。在整体尚未出现明确的止跌企稳信号之前,应对上保持谨慎,或可更多关注热点板块轮动中的机会。

中欧基金相关人士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期系列会议对二季度以来的下行压力做出了正面的反馈”。在其看来,若考虑到通胀数据后续环比逐渐回升,以及当前市场对经济问题的长期计价,调整后的市场再次具备多条主线的参与价值,需密切关注半年报对于盈利线索的指引。

“自下而上来看,近期开启周期复苏交易板块有望持续迎来财报验证的机会。”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反映了较多偏谨慎预期,估值、情绪和投资者行为也呈现较多偏底部特征,企业盈利底部逐渐显现,结合政策层面积极化解当前的主要矛盾,当前市场机遇显著大于风险。

南方基金也同样认为,“历史上A股政策底之后往往会在底部震荡徘徊一段时间,短期A股处于磨底阶段”。其对记者表示,中期而言,一系列具体措施继续出台,对经济和市场托底的意图明显,加上企业盈利向上拐点已经出现,悲观情绪释放后A股有望重拾震荡上行趋势,当前A股的中期投资价值凸显。